`
happmaoo
  • 浏览: 433311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与CMM

阅读更多
IT行业的很多同仁都对软件成熟度模型比较熟悉和认可,并在实际工作中借鉴CMM进行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在认真思考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的很多异同后结合实际工作经历,觉得如果能够将CMM和PM结合考虑、灵活运用,也许能够更好的进行有效的PM。
网上查询发现也有一些关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观点,只是相对较少,所以请感兴趣的同仁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1 各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介绍
目前,无论在管理界,还是在项目管理领域,成熟度模型都是一个热门话题。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率先在软件行业从软件过程能力的角度提出了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并经过几次修订,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模型。之后,有多家组织或个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参考CMM模型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使用不同的标准和依据,提出了各自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模型(注:下列部分企业、人名的译名不一定标准):

a) 伯克利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模型(Berkeley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Maturity Model),由Young Hoon Kwak博士和C. William Ibbs博士联合开发的模型,简称(PM)2模型;

b) 美国顶石计划控制公司(Capstone Planning & Control, Inc.)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系取自于(PM)2模型,与此模型名称一致,本文简称Ca-PMMM;

c) 美国微构技术公司(Micro Frame Technologies, Inc.)和项目管理技术公司(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c.)开发的5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本文简称Micro Frame模型或MF-PMMM;

d) 美国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公司(Project Management Solutions, Inc.)的5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本文简称PM Solutions模型或PMS-PMMM;

e) 澳大利亚克纳谱和摩尔私人有限公司(Knapp & Moore Pty Limited)的4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本文简称KM-PMMM;

f) 美国哈罗德·科兹纳(Harold Kerzner)博士的5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本文简称为科兹纳博士的模型或K-PMMM;

g)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基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威望,应该是非常有权威的。但目前为止,还未见其公开此模型的名称、描述等情况,故这里无法对此讨论。

h) 另外,IPMA的四级别认证体系中各级别的要求,也可以认为是针对企业的分级别的能力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成熟度模型。例如处于D级的企业,只是了解一些项目管理的术语和方法,在某些领域中可以应用项目管理;而处于A级的企业,有能力管理国际间合作的大项目或能够进行多项目管理和计划管理。当然,如果要正式应用,还需对此作比较大的改动。

至于还有一些模型,如计划管理成熟度模型(Program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表1列明了CMM、主要的几种PMMM模型的各级名称,和其近似的中文含义。

大多数模型的最低级表明了管理的混乱,在较高的级别中大多提倡基准比较的概念和方法,而最高级反映了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过程。
表1 CMM模型、各种PMMM模型的各级名称(略)

Micro Frame模型,与CMM模型的名称和要求都比较接近,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份有51条判断题的自我评估表,可以立即了解在4个生命周期里企业所处的成熟度级别和总体级别。

PMS-PMMM模型最初分为8个级别,目前已改为5级别,从项目管理的9大知识范畴分别评级。PM Solutions公司的商业实习中心(the Center for Business Practices)对126位高级项目管理从业者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处在项目管理成熟度阶梯的底档。被调查者认为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平均级别是2.40级,而实际结果却是1.18级。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总体上来说,不同企业规模,其成熟度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小企业在商业需求定义上不太成熟,而大企业则在项目计划开发上不太成熟等。
相比之下,(PM)2模型的结果显然要乐观许多:他们对38家四种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调查显示平均的成熟度为3.26级。两个结果的差距很大主要有两个原因:

1) 两个模型的评价范围不同:PMS-PMMM涉及了全部9大知识领域,而(PM)2未涉及项目综合管理。

2) 两个模型的评价标准尺度不同:PMS-PMMM按每个的最低值计算或者说应用了"木桶原理",同时其标准也比较严格;而(PM)2则按平均值计算,其标准与CMM模型的尺度比较接近。

不过,两个模型都反映了在风险管理领域大多数企业都比较薄弱。

另外,(PM)2模型还总结出了成熟度级别x与费用指标y (Cost Index)之间的关系:

公式 1) y = -1.4701Ln(x) + 2.9099

成熟度级别x与费用指标y之间是成反比的,在成熟度级别为3.67时,费用指标为1.0。注意费用指标是指项目实际费用与最初预算的比值,与费用绩效指标(CPI)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同时,(PM)2模型也与其他6种模型,如CMM模型、MF-PMMM、McCauley的PMMM模型、Hink的IT和过程成熟模型等作了一个比较,他们认为其他几个模型都未评估财务效率、投资回报率等因素,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时,除了(PM)2和CMM模型外,都未有成功案例的报道;该对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不排除有"王婆卖瓜"的成份,而且也没有提及几种较新的模型,如PMS-PMMM和K-PMMM模型。

其他已知模型都是5级的,而Knapp and Moore公司的模型却是4级的。他们把此模型与项目的成功率挂钩:1级成功率不到40%;2级不到60%;3级不到75%;而4级要超过75%。

K-PMMM模型,则凭借科兹纳博士在国际项目管理界的名声,在包括我国的一些国家中开始流行了起来。该模型从企业的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的角度着手,分为五个层次。也分不同层次提出了若干客观自我评估题。针对第一层次,有80道类似PMP考试的选择题;针对第二层次,有20道评分题;针对第三层次,42道选择题;针对第四层次,有24道评分题;针对第五层次,有16道评分题。


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最近几十年来,美国有许多企业为得以完成工作已在使用项目管理的原则,其它国家也逐步地引入了项目管理。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寥寥无几的企业试着把项目管理作为该企业一种核心竞争力,导致了项目的成功率不高,许多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也比较低下。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按项目进行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不再只是处在企业中层的项目经理所应关注的,也应该为企业的高层如CEO和董事会所关注,使其成为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要使企业的项目管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乃至卓越,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非常恰当的类似基准比较(Benchmarking)的方法。

科兹纳博士把企业的发展与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联系了起来,并由此提出了K-PMMM模型。该模型的相互联系和对应的企业成熟度的级别如图1;第4、5个层次代表了企业项目管理的卓越。同时图中每个层次之间的重叠程度代表了企业在实施该模型时出现工作重叠的现象,而实施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时一般是不重叠的。

图1:科兹纳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略)

科兹纳博士还重新诠释了项目成功的定义,不仅要满足传统的项目时间、费用和性能的三大目标以及满足客户或用户定义的质量标准,还要满足:具有最少的或者双方同意的范围变更、没有干扰组织的企业文化或者价值观、没有干扰组织的日常工作进程这些条件。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按项目进行管理",即长期性的组织的管理由面向职能、过程的管理转变为面向对象(即"项目")的管理。由此,企业的战略规划中项目管理这一环就越发重要。基准比较法,也不再只局限于项目团队,也开始应用在企业这一层面了。

企业通过应用成熟度模型,可以建立一系列的规范,根据模型中所要求的要点,如基准比较法、以往项目经验教训的总结、发挥项目办公室或卓越中心以及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规范并减少不必要的表格等,来实现不断改进,迈向卓越。

同时,根据成熟度模型,还可以相应定制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培训计划,以便提升企业员工,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能力和高层人员的相关战略理念,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能力。

根据前面提及的调研等数据显示,越高的成熟度,表明越好的项目日程安排和项目费用绩效,越少的时间浪费和返工,项目成功的几率也更大。高成熟度的企业项目计划时间占50%;而低成熟度的企业项目执行和控制的时间占70%,同样的项目与高成熟度的企业相比,得用180%的时间来完成;而中等成熟的企业也得用140%的时间。

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 (PM)2模型中根据前面提及的费用指标,得到的项目管理投资回报率ROI。首先评估企业当前的成熟度级别Lc及预期达到的成熟度Lf;根据公式1求出对应的费用指标CIc、CIf,评估当前的项目平均利润率Pc,于是可求得预期利润率Pf;最后根据企业每年的项目收入PA和每年项目管理的支出PE,便可得到投资回报率ROI:

公式 2) Pf=CIc*Pc/CIf
公式 3) ROI=(Pf-Pc)*PA/PE

在一个真实的例子中,一家年项目收入为一千万美元的企业希望从目前的2.1级提升到3.3级,预计需支出40万美元,当前项目的利润率为5.0%,最后计算得出的年回报率可达29%。这一回报率是相当高的,也证明在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方面的支出并不是一笔可有可无的费用,而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投资。

在考虑了四个战略要点:核心价值及目的、战略重点、竞争重点、协同作用后,项目管理方法可转化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其最终目的,是将这种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转化为公司达到战略能力层次的路径。而这种转化是战略规划活动中一项主要的工作。同时,企业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发展了一种企业文化。

越来越多的行业把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接受下来,项目管理实践中的持续改进机会已经在以惊人的速度出现。而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在基准比较活动中,一些公司正在与其他公司分享他们的成就。


3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中国
目前,与CMM模型已得到了我国政府机构的正式认可并相继出台了相应的优惠补贴政策、国内已有多家CMM模型的认证或咨询机构,并有不少企业获得了CMM中某一些级别的认证的情况相比,国内还未见有正式引入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报道,也未见有任何公司应用这类模型中的一种的报道;但已有一些咨询公司、培训机构在其提供的培训服务中提及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如北京某公司在其某个高级研讨班的介绍中提及了什么是项目管理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系使用K-PMMM模型。微软中国近期也开始提供包括介绍K-PMMM模型的培训。国内也出版了科兹纳博士的书籍。

国内目前在工程、系统集成等行业推行甲、乙、丙级资质体系已有多年,但过分注重企业的规模、营业年限、工程师数量、以往实施的项目等硬指标,而不大注重类似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提倡的一些如沟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软指标。而且这些体系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不高。同时,在其他行业,这方面基本还是空白。国内大多企业基本还处在项目管理的初级应用阶段,基本都处在第一、第二级的成熟度上。

目前中国已引入了PMP和IPMP(本文中两者统称为"项目管理专家")的认证和培训体系,虽然它们对被认证者的能力要求很高,通过的难度很大,仍然迅速成为国内的热门认证考试。我国的劳动保障部也计划推出4级别的项目管理师的职业资格考试,这些主要是针对个人的认证。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项目管理的战略意义,也鉴于中国加入了WTO,为了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的能力以便加强企业参与国际项目竞争能力,针对企业的项目管理的培训、咨询、认证体系就呼之欲出了。因此,如同已经出台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一两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为蓝本,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但不随意降低标准、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的中国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称其为CN-PMMM。当然,到底以哪一种模型为蓝本,也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所介绍的(PM)2、K-PMMM、PMS-PMMM、MF-PMMM等,都是很优秀的模型,只是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随着该模型的建立,还可以形成一个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可用于基准比较的企业的项目管理案例库。

初步的操作思路可以如下:首先正式引入一套模型,当然也不排除国内自行开发一套模型,然后加以适当的改动,成为CN-PMMM。这一模型也分5级水平的认证。可按九大知识领域,或项目的四阶段生命周期外加控制/监理过程,对企业分别进行认证,达到一项,发给单项认证证书;如果某企业获得某个级别的全部证书,则可以换领此级别的正式证书。单项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一至两年,而正式的证书每年要进行复查,以确保证书的权威性。还可以视市场需求,逐步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附加认证,类似于PMP的行业附加证书,如果某企业还通过某个行业的附加认证,还可发放该行业的附加证书。当然,有必要采用类似IPMP认证的操作思路,学术研究和认证由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负责,商业运作由几家企业来实现。这将会是继项目管理专家的认证之后,一个涉及认证、培训、咨询的非常巨大的市场。


4 展望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未来
有理由认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会成为各种类型的企业,特别是项目主导型企业的最佳指南。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外企业将以通过高级别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认证为荣。在项目招投标时,认证的项目管理专家、企业持有的高级别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认证,都会成为顺利中标的重要依据。

如果能类似ISO9000系列、CMM模型,一套非常权威性的、特别是具有国际权威性的,且对企业的卓越化发展有巨大推动力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出台,将会是世界项目管理界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中国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建立、完善和应用,也必定会对中国的企业提升能力和竞争力有着莫大的帮助。
进化成熟的框架与指南——CMM体系结构
http://www.xasoft.gov.cn/cmm1/cmm2.htm
  一个企业软件能力类似于一个人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能力,是逐步获得和增长的。如果一个人在其领域的发展过程中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指南,那么他或她就会不断达到一个个设定的目标,并变得成熟起来,否则可能会盲目发展,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一个企业的软件能力发展也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指南,SW-CMM正是这样一个指南,它以几十年产品质量概念和软件工业的经验及教训为基础,为企业软件能力不断走向成熟提供了有效的步骤和框架。

一、框架

  SW-CMM为软件企业的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框架,阶梯共有五级。第一级实际上是一个起点,任何准备按CMM体系进化的企业都自然处于这个起点上,并通过这个起点向第二级迈进。除第一级外,每一级都设定了一组目标,如果达到了这组目标,则表明达到了这个成熟级别,可以向下一个级别迈进。CMM体系不主张跨越级别的进化,因为从第二级起,每一个低的级别实现均是高的级别实现的基础。
  1.初始级
  初始级的软件过程是未加定义的随意过程,项目的执行是随意甚至是混乱的。也许,有些企业制定了一些软件工程规范,但若这些规范未能覆盖基本的关键过程要求,且执行没有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保证时,那么它仍然被视为初始级。
  2.可重复级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人们总结出软件开发的首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因此,第二级的焦点集中在软件管理过程上。一个可管理的过程则是一个可重复的过程,一个可重复的过程则能逐渐进化和成熟。第二级的管理过程包括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个方面。其中项目管理分为计划过程和跟踪与监控过程两个过程。通过实施这些过程,从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个按计划执行的且阶段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
  3.定义级
  在第二级仅定义了管理的基本过程,而没有定义执行的步骤标准。在第三级则要求制定企业范围的工程化标准,而且无论是管理还是工程开发都需要一套文档化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集成到企业软件开发标准过程中去。所有开发的项目需根据这个标准过程,剪裁出与项目适宜的过程,并执行这些过程。过程的剪裁不是随意的,在使用前需经过企业有关人员的批准
  4.管理级
  第四级的管理是量化的管理。所有过程需建立相应的度量方式,所有产品的质量(包括工作产品和提交给用户的产品)需有明确的度量指标。这些度量应是详尽的,且可用于理解和控制软件过程和产品。量化控制将使软件开发真正变成为一种工业生产活动。
  5.优化级
  第五级的目标是达到一个持续改善的境界。所谓持续改善是指可根据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来改善下一步的执行过程,即优化执行步骤。如果一个企业达到了这一级,那么表明该企业能够根据实际的项目性质、技术等因素,不断调整软件生产过程以求达到最佳。

二、结构

  除第一级外,SW-CMM的每一级是按完全相同的结构构成的。每一级包含了实现这一级目标的若干关键过程域(KPA),每个KPA进一步包含若干关键实施活动(KP),无论哪个KPA,它们的实施活动都统一按五个公共属性进行组织,即每一个KPA都包含五类KP。
  1.目标
  每一个KPA都确定了一组目标。若这组目标在每一个项目都能实现,则说明企业满足了该KPA的要求。若满足了一个级别的所有KPA要求,则表明达到了这个级别所要求的能力。
  2.实施保证
  实施保证是企业为了建立和实施相应KPA所必须采取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企业范围的政策和高层管理的责任。
  3.实施能力
  实施能力是企业实施KPA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在满足了这些条件后,才有可能执行KPA的执行活动。实施能力一般包括资源保证、人员培训等内容。
  4.执行活动
  执行过程描述了执行KPA所需求的必要角色和步骤。在五个公共属性中,执行活动是唯一与项目执行相关的属性,其余四个属性则涉及企业CMM能力基础设施的建立。执行活动一般包括计划、执行的任务、任务执行的跟踪等。
  5.度量分析
  度量分析描述了过程的度量和度量分析要求。典型的度量和度量分析的要求是确定执行活动的状态和执行活动的有效性
  6.实施验证
  实施验证是验证执行活动是否与所建立的过程一致。实施验证涉及到管理方面的评审和审计以及质量保证活动。
  在实施CMM时,可以根据企业软件过程存在问题的不同程度确定实现KPA的次序,然后按所确定次序逐步建立、实施相应过程。在执行某一个KPA时,对其目标组也可采用逐步满足的方式。过程进化和逐步走向成熟是CMM体系的宗旨。
第一级:初始级
   在初始级,企业一般不具备稳定的软件开发与维护的环境。常常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放弃原定的计划而只专注于编程与测试。

  第二级:可重复级
  在这一级,建立了管理软件项目的政策以及为贯彻执行这些政策而定的措施。基于过往的项目的经验来计划与管理新的项目。

  第三级:定义级
  在这一级,有关软件工程与管理工程的一个特定的、面对整个企业的软件开发与维护的过程的文件将被制订出来。同时,这些过程是集成到一个协调的整体。这就称为企业的标准软件过程。

  第四级:定量管理级
  在这一级,企业对产品与过程建立起定量的质量目标,同时在过程中加入规定得很清楚的连续的度量。作为企业的度量方案, 要对所有项目的重要的过程活动进行生产率和质量的度量。软件 产品因此具有可预期的高质量。

  第五级:(不断)优化级
  在这个等级,整个企业将会把重点放在对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企业会采取主动去找出过程的弱点与长处,以达到预防缺陷 的目标。同时,分析有关过程的有效性的资料,作出对新技术的 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以及提出对过程进行修改的建议

Cmm第一级:初始级

  ◆ 特征

  (1)软件过程的特点是杂乱无章,有时甚至混乱,几乎没有定义过程的规则或步骤。
  (2)过分的承诺,常作出良好的承诺:如“按照软件工程方式,有序的工程来工作”;或达到高目标的许诺。但实际上却出现一系列问题。
  (3)遇到危机就放弃原计划过程,反复编码和测试。
  (4)成功完全依赖个人努力和杰出的专业人才,取决于超常的管理人员和杰出有效的软件开发开发人员。具体的表现和成果都源 于或者说是决定于个人的能力和他们先前的经验、知识以及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程度。
  (5)能力只是个人的特性,而不是开发组织的特性。依靠着个人的品质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或找窍门取得成果。但此类人一旦离去,对组织的稳定作用也消失。
  (6)软件过程是不可确定的和不可预见的。软件成熟性程度处于第一级软件组织的软件过程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被经常的改变(过程是随意的)。这类组织也在开发产品,但其成果是不稳定的,不可预见的,不可重复的。也就是说,软件的计划、预算、功能和产品的质量都是不可确定和不可预见的。

  ◆ 过程
  (1)极少存在或使用稳定的过程
  (2)所谓“过程”,往往是“就这么干”而言。
  (3)各种条例,规章制度互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

  ◆ 人员
  (1)依赖个人努力和杰出人物。一旦优秀人物离去,项目就无法继续。
  (2)人们的工作方式如同“救火”,就是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危机,以及不断的“救火”。

  ◆ 技术
  引进新技术是极大风险。

  ◆ 度量
  不收集数据或分析数据。

  ◆ 改进方向
  (1)建立项目管理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保障项目的承诺。
  (2)首要任务是进行需求管理,建立客户与软件项目之间的共同理解,使项目真正反映客户的要求。
  (3)建立各种软件项目计划、如软件开发计划、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测试计划、风险管理计划及过程改进计划。
  (4)开展软件质量保证活动(sqa)。

  cmm第二级:可重复级

  ◆ 特征
  (1)进行较为现实的承诺,可按以前在同类项目上的成功经验建立的必要过程准则来确保再一次的成功。
  (2)主要是逐个项目地建立基本过程管理条例来加强过程能力。
  (3)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
  (4)管理工作主要跟踪软件经费支出、进度及功能。识别在承诺方面出现的问题。
  (5)采用基线(baseline)来标志进展、控制完整性。
  (6)定义了软件项目的标准,并相信它,遵循它。
  (7)通过子合同建立有效的供求关系。

  ◆ 过程
  (1)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是相对稳定的,但过程建立在项目一级。
  (2)有规则的软件过程是在一个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的控制之下,先前的成功经验可以被重复。
  (3)问题出现时,有能力识别及纠正。承诺是可实现的。


  ◆ 人员
  (1)项目的成功依赖于个人的能力以及管理层的支持。
  (2)理解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管理的承诺。
  (3)注意人员的培训问题。

  ◆ 技术
  建立技术支持活动,并有稳定的计划。

  ◆ 度量
  每个项目建立资源计划。主要是关心成本、产品和进度。有相应的管理数据。

  ◆ 改进方向
  (1)不再按项目制定软件过程,而是总结各种项目的成功经验,使之规则化,把具体经验归纳为全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把改进组织的整体软件过程能力的软件过程活动,作为软件开发组织的责任。
  (2)确定全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把软件工程及管理活动集成到一个稳固确定的软件过程中。从而可以跨项目改进软件过程效果,也可作为软件过程剪裁的基础。
  (3)建立软件工程过程小组(sepg)长期承担评估与调整软件过程的任务,以适应未来软件项目的要求。
  (4)积累数据,建立组织的软件过程库及软件过程相关的文档库。
  (5)加强培训。

  cmm第三级:确定级

  ◆ 特征
  (1)无论管理方面或工程方面的软件过程都已文件化、标准化,并综合成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
  (2)软件过程标准被应用到所有的工程中,用于编制和维护软件。有的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软件开发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进行剪裁。
  (3)在从事一项工程时,产品的生产过程、花费、计划以及功能都是可以控制的,从而软件质量也可以控制。
  (4)软件工程过程组(sepg)负责软件活动。
  (5)在全组织范围内安排培训计划。

  ◆ 过程
  (1)整个组织全面采用综合性的管理及工程过程来管理。软件工程和管理活动是稳定的和可重复的,具有连续性的。
  (2)软件过程起了预见及防范问题的作用,能使风险的影响最小化。

  ◆ 人员
  (1)以项目组的方式进行工作。如同综合产品团队。
  (2)在整个组织内部的所有人对于所定义的软件过程的活动、任务有深入了解,大大加强了过程能力。
  (3)有计划地按人员的角色进行培训。

  ◆ 技术
  在定性基础上建立新的评估技术。

  ◆ 度量
  (1)在全过程中收集使用数据。

  (2)在全项目中系统性地共享数据。

  ◆ 改进方向
  (1)开始着手软件过程的定量分析,以达到定量地控制软件项目过程的效果。

  (2)通过软件的质量管理达到软件的质量目标。

Cmm第四级:管理级

  ◆ 特征
  (1)制定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而具体的度量标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都可以被理解和控制。
  (2)软件组织的能力是可预见的,原因是软件过程是被明确的度量标准所度量和操作。不言而喻,软件产品的质量就可以预见和得以控制。
  (3)组织的度量工程保证所有项目对生产率和质量进行度量、并作为重要的软件过程活动。
  (4)具有良好定义及一致的度量标准来指导软件过程,并作为评价软件过程及产品的定量基础。
  (5)在开发组织内已建立软件过程数据库,保存收集到的数据,可用于各项目的软件过程。

  ◆ 过程
  (1)开始定量地认识软件过程。
  (2)软件过程的变化小,一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可以预见软件过程中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一些趋势。一旦质量经度量后超出这些标准或是有所违反,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去改正,以达到良好的目标。

  ◆ 人员
  每个项目中存在强烈的群体工作意识。因为每人都了解个人的作用与组织的关系,因此能够产生这种群体意识。

  ◆ 技术
  不断的在定量基础上评估新技术。

  ◆ 度量
  (1)在全组织内进行数据收集与确定。
  (2)度量标准化。
  (3)数据用于定量地理解软件过程及稳定软件过程。

  ◆ 改进方向
  (1)缺陷防范,不仅仅在发现了问题时能及时改进,而且应采取特定行动防止将来出现这类缺陷。
  (2)主动进行技术变动管理、标识、选择和评价新技术,使有效的新技术能在开发组织中施行。
  (3)进行过程变动管理,定义过程改进的目的,经常不断地进行过程改进。


  cmm第五级:优化级

  ◆ 特征
  (1)整个组织特别关注软件过程改进的持续性、预见及增强自身,防止缺陷及问题的发生,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过程处理能力。
  (2)加强定量分析,通过来自过程的质量反馈和吸收新观念,新科技,使软件过程能不断地得到改进。
  (3)根据软件过程的效果,进行成本/利润分析,从成功的软件过程中吸取经验,加以总结。把最好的创新成绩迅速向全组织转移, 对失败的案例,由软件过程小组进行分析以找出原因。
  (4)组织能找出过程的不足并预先改进,把失败的教训告知全体组 织以防止重复以前的错误。
  (5)对软件过程的评价和对标准软件过程的改进,都在全组织内推 广。

  ◆ 过程
  (1)不断地系统地改进软件过程。
  (2)理解并消除产生问题的公共根源,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可找到:由于随机变化造成重复工作、进而导致时间浪费。为了防止浪 费人力可能导致的系统变化。要消除“公共”的无效率根源,防止浪费发生。尽管所有级别都存在这些问题,但这是第五级的焦点。

  ◆ 人员
  (1)整个组织都存在自觉的强烈的团队意识。
  (2)每个人都致力过程改进,人们不再以达到里程碑的成就而满足, 而要力求减少错误率。

  ◆ 技术
  基于定量的控制和管理,事先主动考虑新技术、追求新技术。可以实现软件开发中的方法和新技术的革新、以防止出现错误,不断提 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

  ◆ 度量
  利用数据来评估,选择过程改进。

  ◆ 改进方向
  保持持续不断的软件过程改进。

  cmm总结:五层结构图

  我们看到,在第五级上,技术和过程的改进像普通商业活动一样有计划、有管理地进行。由于组织不断的致力于改进过程的能力,所以软件开发组织的能力可持续改进。这种改进不仅表现在对存在的软件过程逐步改进,不表现在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的革新。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CMM 国际标准,软件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最正宗的CMM,很经典,推荐给大家一起共享

    CMM3规范项目管理

    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创立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评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对全球的软件产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CMM共有五个等级,分别标志着软件企业...

    CMM与项目管理

    它根据软件组织的流程成熟度高低分成了5 个级别(level),从第一级的初始级一直到第五级的优化级 CMM可以说是一个指导软件组织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的框架。每一个低的级别都是向更高级别迈进的基础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模式概述

    除企业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推动作用外,学术界也推出了有关的管理模式,如CMM(软件成熟度模型)。CMM在部分软件企业得到了推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软件企业都采用CMM,微软本身就没有采用。尽管如此,微软本身的...

    论文研究-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与CMM实施.pdf

    对于采用不同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项目在实施CMM 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主要涉及:采用迭代式生命周期模型的项目在实施需求管理过程域的部分内容时难以满足CMM 的要求...

    CMM与软件项目管理 ----1

    本书重点介绍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融合。

    CMM3 过程模板文档全套

    1.2.2 成熟度等级L2:已管理级的特征 9 1.2.3 成熟度等级L3:已定义级的特征 9 1.2.4 成熟度等级L4:量化管理级的特征 9 1.2.5 成熟度等级L5:持续优化级的特征 10 1.3 CMMI连续式表示法 10 1.3.1 能力等级0-不完整...

    信息系统项目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

    CMM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中文名称为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划分为五级:级别越高表明该企业在提供合格软件产品方面的能力越强. 五级的关键过程域(KPA),共计18个过程域如下: 初级(initial):描述了不成熟,...

    CMM3体系架构

    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创立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评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对全球的软件产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CMM共有五个等级,分别标志着软件企业...

    统御项目管理软件-产品介绍

    oKit是一套强大的项目管理工具、一个全面的信息中心、一个迅 捷的沟通平台,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了诸多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I)、软件工程思想、知识型组织...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中文资料

    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早期的CMMI(CMMI-SE/SW/IPPD)1.02版本是应用于软件业项目的管理方法,SEI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和试用。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演绎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模型。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软件项目管理

    这是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一些知识的介绍,包括:项目人员组织,软件质量因素,软件质量保证措施,软件配置概念,软件配置管理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信息系统行动研究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研究论文

    行动研究是信息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但是,它需要提高其严格性和... 这项工作基于这一愿景,提出了一种基于CMM的成熟度模型,以增量方式应用项目管理实践,以确保改善信息系统行动研究项目的严格性和质量。

    CMM.rar_CMM_SEI

    CMM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简写。中文的译意是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早期的CMM(CMM-SE/SW/IPPD)1.02版本是应用于软件业项目的管理方法,SEI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和试用。随着应用...

    CMMI模型V2.0_中文完整版.pdf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V2.0(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关键业务过程性能的最佳实践的集合。该模型由来自行业和 CMMI 研究院成员组成的产品团队开发。CMMI 旨在为建设...

    CMMI项目实施可交付文档(项目各阶段详细设计)

    CMMI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早期的CMMI(CMMI-SE/SW/IPPD),SEI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和试用。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演绎...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7.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7.2 IT软件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7.3 软件项目质量计划 7.4 软件项目评审 7.5 软件质量体系 7.6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7.7 思考题

    CMM可重复级在特殊软件项目中的应用

    应用引言由SEI在1991年8月发布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用来评估软件企业的成熟度级别,使软件企业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持续地改进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保证软件开发...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练习六

    1、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数据集成...3、 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其中( )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稳定性与项目量化管理。 A.可重复级 B.已定义级 C.已管理级 D.持续优化级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